
少子化時代,台灣私校招生新變局
台灣面臨少子化浪潮已經成為社會常態,根據教育部預估,2028年各大學新生人數恐跌破17.3萬人。這不僅讓許多私立大學招生壓力倍增,更帶來財務危機與轉型壓力。過去依靠本地生穩定來源的私校,如今必須將目光轉向境外生的廣大市場。政府也因應這股趨勢,積極推動國際學生來台留學專案,期待拓展多元招生管道,同時緩解人才荒。面對激烈的招生競爭,越來越多學校開始正視學生的實際學習與生活體驗,以「口碑行銷」取代傳統媒體宣傳,打造學生願意自行推薦學校的正向循環,成為現今大學招生改變格局的重要關鍵。
口碑行銷:境外生吸引關鍵

▲ 透過學生的實際經驗、校園輔導成效和正面校友推薦,台灣私立大學逐漸建立起吸引國際學生的強大品牌口碑。
在全球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,境外生在選校前往往先透過網路論壇、社群網站、或同鄉會取得學長姐的真實反饋。比起制式招生廣告,學生親身經歷的評價、生活輔導效能、校友推薦,更直接影響他們的選擇。以銘傳大學、淡江大學為例,雖然學校投入社群媒體經營、與姊妹校合作或參加國際教育展,但發現最能產生招生效益的,往往是畢業生與在學生願意主動分享校園生活、學成就業的正面故事。這種口碑行銷模式,不只強化私校品牌形象,更能自然建立境外生吸引力,從一群同學的好經驗,擴散到整個國際學生圈,形成強大的招生磁吸效應。
境外生招生的策略性配套
要在境外學生市場穩健發展,台灣私立大學相當重視學生全方位支持系統。許多學校採取有層次的多元策略,進行學習環境優化與個人化關懷:
- 設置「學伴制度」協助初到台灣的境外生快速適應,舉例來說,銘傳有「Buddy Bon」,讓本地生主動協助處理簽證、住宿、課業與生活各面向,消弭適應隔閡,提升求學安全感。
- 推動AI客服如「淡小虎」提供24小時多語種諮詢服務,讓學生隨時獲得入學、註冊、簽證、洽公等即時解答,降低語言與資訊落差。
- 舉辦多元學生活動,如異國文化節、本地美食試吃、社團體驗、產業參訪等,深化多文化融合、促進本地生與國際生的交流互動。
- 建構職涯輔導體系,包括實習引薦、證照規劃、就業媒合,小而美的輔導辦公室協助境外生畢業後留台就業。
這些創新作法提升了學習過程的溫度與信賴感,當口碑逐步發酵,網路評價與校友推薦的聲量自然隨之擴大。根據Hu等學者(2022)研究,學校教育品質、品牌知識與學習成效,對正向口碑形塑影響顯著。只有讓每位學生都能在異地找到歸屬感與成長價值,口碑行銷才能真正成為永續招生的利器。
正面口碑的推進與實務挑戰
雖然口碑行銷有非常強大的招生帶動力,但在實務操作上,私校普遍會面臨幾個棘手挑戰。首先,跨文化輔導的專業難度高:學生背景多元,不同語言、信仰、生活習俗、價值觀,都需要高度同理心與細膩經營。其次,政策推廣與學生期待有時存有落差。以政府推動的新型「產學專班」為例,若就業銜接配套不足,反而容易產生學生失落感,進而衍生負面口碑。
此外,現今社群與論壇意見發酵非常迅速,只要生活輔導出現疏漏、課業壓力未能妥善調控,就可能成為社群放大的負評熱點,對新生招生產生即時負面影響。這提醒私校若只仰賴單向宣傳或金錢誘因,而忽略了境外生的深層支持與生活陪伴,將很難形成長期正面口碑。真正有效的策略,是以同理心回應學生在台適應的全方位挑戰,持續提升教育品質,並讓學生親身成為品牌推手。
未來趨勢與發展方向
展望台灣私校「境外生吸引」未來,主要有幾項明顯發展趨勢。第一,「留用成效」將納入口碑評價機制,境外生若能畢業後順利在台就業,將顯著提升學校在國際學生市場的吸引力。第二,借助數位科技以深化學生個人化輔導,全台許多大學都開始利用AI問答、智慧社群管理,即時處理學生需求,優化校園氛圍與生活體驗。
第三,強化精準分眾行銷,根據不同地區文化、業界需求與社交習慣,設計專屬招生訊息並建立在地情報資料庫。例如針對越南、印尼、泰國,私校分別設計多語社群、生活便利服務包,擴大內容落地深度。第四,積極開拓新興市場,例如非洲學生,借重社群口碑與網路評價,建立品牌新亮點、差異化優勢。最後,全面推動多元包容、友善的校園文化,鼓勵學生公開分享生活點滴,讓良好互動自然推進口碑深化。
讓我們參考國際案例:愛爾蘭藉由正向口碑推升印度學生人數大幅成長、美國Augustana College也靠學生組織經驗分享顯著提升國際招生率,證明了現代國際學生招生重在深化體驗與綜合品牌經營,遠勝單打廣告或短暫獎助學金激勵。
六略科技的專業觀點
六略科技長期觀察台灣私校海外招生生態,深信「口碑行銷」本質在於真實內容與精準數據。建議學校必須每天追蹤社群平台、網路評論,蒐集在學生與校友的經驗分享,快速調整招生策略並優化校園服務。除此之外,建構以學生為主角的校園故事,例如分享學生活動照片、企業實習紀錄、海外校友職涯回饋等,這種可驗證且貼近人心的內容,比大量宣傳單更有招生說服力。
另外,六略科技強調,私校可以透過SEO最佳化、社群媒體行銷以及KOL合作,將這些境外生輔導案例解析、跨文化支持系統提升大學口碑等豐富內容,透過WordPress網站、境外招生專區,深入投放到核心目標國市場。網站若結合常見問題即時回應、畢業生職涯專訪與多元學生活動相簿,學校品牌曝光度也會自然上升。
總之,在全球少子化和國際激烈競爭下,台灣私立大學唯有創造誠懇互動、落實學習環境優化、持續耕耘多元文化融合的校園基礎,才能在境外生招生戰場建立長期且累積正面聲譽。掌握口碑行銷本質,讓每一位學生都願意主動推薦學校,就是救世的永續發展關鍵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