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NPS指數勢成中國汽車品牌新核心指標
長時間以來,中國汽車品牌的競爭焦點多數集中在銷量和市占率,但隨著消費者需求趨於成熟,品牌信任與口碑行銷逐漸崛起為市場新戰場。JD Power於2025年10月發布針對中國汽車業的「汽車品牌口碑指數NPS(Net Promoter Score)」專題研究,把「推薦意願」拉高至品牌評價的第一優先。NPS指數跳脫過往單看滿意度調查的侷限,將重心放在消費者主動推薦背後的信任力與品牌認同,標誌著汽車產業口碑評價的關鍵轉折。
從市場現況來看,NPS(淨推薦值)強調用戶願不願向親友推薦該品牌,分數從-100到+100,高分代表品牌確實贏得使用者認同,有實質的口碑帶動效果。由「賣得好」到「被推薦多」,這樣的質變促使中國汽車品牌不再只追求短線銷售,而要經營長期的品牌信任與健康度,「消費者推薦力」自此成為汽車市場能否長青不可缺少的競爭指標。
NPS指數帶來的汽車品牌評價變革
依據JD Power《2025中國汽車品牌口碑指數NPS研究報告》,NPS成為區別於傳統滿意度指標(如SSI、CSI)的全新評分機制,其核心問題聚焦於:「您願意將這個品牌推薦給親友嗎?」這種直搗推薦行為本質的設計,不僅更能體現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,也直接反映口碑行銷的實際傳播力道。研究發現,NPS能補足傳統滿意度檢核不到的消費者深度認同感,是判斷品牌長期價值比單純銷量數字更具代表性的依據。
更進一步,新版NPS將口碑測量細分為「產品力」、「銷售力」、「服務力」三大維度,揭露八成九中國汽車品牌三態失衡,僅有極少數品牌能在這三方面都達標。「賣得好」未必受推薦,「能被信賴與主動推薦」才是掌握消費者心佔率的關鍵。這促使業者重新檢視自身競爭基礎:只靠短期促銷或高CP值已難以持續,品牌必須在用戶整體體驗上扎根,真正讓消費者願意為你「發聲」。
三大維度解析:產品力、銷售力、服務力的消費者影響
報告指出,要兼顧汽車品牌NPS的三大評價維度,每個面向都對品牌信任力、長期口碑及消費者推薦行為產生深遠影響。首先,「產品力」攸關品質與創新,現今即便中國汽車工藝顯著提升,單靠產品硬實力還不夠,車主推薦與否往往取決於整體體驗是否讓人驚豔。再來,「銷售力」反映經銷體系、購車溝通流程以及議價透明度;數據顯示,傳統燃油車品牌中有38%、新能源車高達42%在銷售力NPS表現偏弱,主要瓶頸來自議價斷裂、金融費用不透明、交車流程不順或銷售人員專業度參差,這都極大消耗品牌口碑。
最後,「服務力」包含售前諮詢、配件保養安排和售後跟進,是帶動消費者持續回購與介紹親友的關鍵。舉例來說,像路虎在燃油豪華品牌、吉利於主流燃油車、蔚來與理想在新能源分別居NPS推薦榜前列,但若三大面向不平均,品牌整體NPS還是會受到拖累。因此,汽車品牌要鞏固消費者信任力,其實質挑戰在於如何同時達成產品、銷售與服務三位一體的正面品牌形象塑造。
用戶全流程體驗成汽車市場所需
伴隨數位轉型與資訊公開加速,現代汽車消費者訴求已不再只有追求高配備好車,更在意從線上查詢、門市解說、下訂到交車與後續維護、社群互動的每個細節環節。尤其在新能源車領域,用戶期待智能科技與創新設計,滿意度來自「驚喜體驗」與便捷效率的疊合。現今NPS的導入,實則讓汽車品牌必須用「用戶全流程體驗管理」的思維來經營市場。

▲ 圖表精準揭示中國汽車品牌NPS在不同市場區隔下的波動,明顯映照出產品力、銷售力與服務力對市場信任與推薦意願的動態拉扯。
根據JD Power情資,未來的汽車市占關鍵不再僅是價格與規格比較,誰能打通全流程體驗、維持三態健康平衡,才能廣納網路正面口碑、有效拉抬推薦力。在台灣,這發展脈絡對本地汽車業同樣具啟示:如果還侷限在促銷、降價等短線招式,長期品牌價值和顧客忠誠支持只會逐漸邊緣化。真正比拚的,是如何把用戶體驗優化做到極致,不斷創造令車主想主動推薦的理由。
中國汽車品牌NPS指數揭示的產業新格局
NPS指數的引入,不僅重新劃分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,也直接驅動中國汽車產業生態結構升級。首先,品牌形象要扎根市場已無法透過單一優勢或價格戰撐場,只有產品、銷售、服務三維度並重的全方位經營,才具備穩定競爭實力。再者,隨著資訊公開與轉介口碑加速,NPS低落的品牌被快速淘汰已成業界共識。此外,數位工具成為必備幕後推手,藉由NPS數據管理鎖定口碑短板、制定優化計畫,企業能更專注於「改變消費者真實推薦行為」這一核心目標。
對消費者來說,權益意識高漲,也促使品牌重新重視誠信經營、主動管理用戶體驗。例如新能源車主重視交車效率、服務專業與品牌承諾,而這些細節若做不到,網路評價馬上反應,讓品牌在同質化紅海中敗下陣來。因此,NPS指數不僅是冷冰冰的數字,更是品牌口碑變革、價值拉升、市場營銷策略更新的重要基準。從中國經驗觀察,台灣汽車產業如欲強化品牌長期價值、推升消費者信任力,積極導入NPS與用戶體驗管理的思維顯得勢在必行。
六略科技的專業觀點
六略科技長期分析全球口碑行銷,認為NPS正式進入汽車行業,宣告品牌評價模式徹底變革。現代消費者做選擇絕非只看廣告或市調排名,更多是關心同溫層與網友真實體驗推薦。例如,NPS指數能系統性追蹤消費者的實際推薦行為,判斷品牌在哪個面向能真正累積忠誠度與信任感,而這比單一滿意度高低更關鍵。
累積多年的SEO、社群行銷及數據分析經驗,六略科技發現,品牌只關注性能或價格很難養出死忠顧客。應從用戶體驗管理出發,打造「十大行動方案」徹底優化三維度:例如強化資訊溝通透明、健全交車與議價流程、嚴守售後承諾並持續監控顧客關係數據,這些策略都讓NPS發揮推動品牌市場競爭力的槓桿作用。
同時,隨著社群媒體和評價平台滲透生活每個角落,汽車廠應建置主動數據化追蹤用戶回饋、即時回應評論與行動建議機制,從中發掘品牌盲點,助力自我超越。這不僅可提升正面品牌形象,也直接加深用戶推薦意願,讓汽車品牌維持長期競爭優勢。
六略科技建議台灣汽車產業可積極借鏡中國NPS分級管理經驗,檢視自己在產品、銷售及服務三環的不足,並設計專屬的用戶體驗優化策略。同時,要將三態指標正式納入KPI管理體系,不再僅看銷售曲線波動,而是扎實檢驗消費者推薦率。這不僅能因應國際品牌壓力,更能在本地市場中快速穩住領先。總結來看,善用NPS數據化驅動及誠信經營,全面落實流程體驗關懷,將是台灣乃至全球汽車品牌下一波長線競爭不可或缺的核心戰略。
